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(甲維鹽)作為一種高效、低毒、廣譜的生物源殺蟲劑,近年來在農藥市場中脫穎而出,其價格走勢更是引起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。自2024年初觸底反彈以來,甲維鹽價格持續上揚,進入2025年漲勢依舊強勁,成為具有金融屬性的“硬通貨”,諸多跡象表明,甲維鹽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延續上漲態勢。

圖. 2024年以來甲維鹽原藥價格走勢
數據來源:中農立華原藥指數
一、供需失衡:價格上漲的直接推手
(一)需求端增勢強勁
農業病蟲害防治剛需凸顯: 隨著全球人口持續增長,糧食及農產品需求攀升,農業生產面臨高產、穩產壓力。甲維鹽因卓越殺蟲性能,在防治鱗翅目、雙翅目、鞘翅目等害蟲方面表現出色,尤其對小菜蛾、甜菜夜蛾、斜紋夜蛾等疑難害蟲效果顯著,在多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不可或缺。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顯示,2024年我國水稻種植面積達4.5億畝左右,病蟲害發生面積超過8億畝次,對甲維鹽等高效殺蟲劑需求迫切,其在農業病蟲害防治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復配制劑需求激增:近年來隨著害蟲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,單一農藥防治效果逐漸下降。甲維鹽良好的混配性能使其能與多種農藥成分復配,增強防治效果,延緩害蟲抗藥性產生。其中,甲維鹽與氯蟲苯甲酰胺的復配制劑成為市場新主流,廣泛應用于水稻、蔬菜等作物害蟲防治。中國農藥信息網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我國該復配制劑登記證件數量超數百個,呈逐年遞增態勢,極大地拉動了甲維鹽的市場需求。
國際市場需求熱度不減: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甲維鹽生產國和出口國,產品遠銷180 多個國家和地區。國際市場對甲維鹽的需求持續增長,一方面是由于其符合國際上對綠色、環保農藥的要求,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準入條件良好;另一方面,新興農業國家農業現代化進程加速,對高效農藥需求大增。數據顯示,2024 年全球甲維鹽原藥進口總量較上一年顯著增長,國際訂單的持續增加進一步加劇了國內市場的供需矛盾。
(二)供應端:多方面受限導致供應緊張
產能大幅削減:2024 年初,甲維鹽市場低迷、價格暴跌,出現嚴重成本倒掛現象。原藥價格跌至49萬元/噸的歷史低點,遠低于生產成本,眾多中小企業不堪重負,紛紛關停部分或全部生產線。據行業統計,2024 年甲維鹽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維持在 40%-70% 之間,實際產量大幅下滑,致使市場供應急劇減少,供應端收縮使甲維鹽市場供應緊張局面加劇。
復產困難重重: 甲維鹽生產工藝復雜,生產線關停后復產難度極大。復產不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于設備檢修、調試,重新培養菌種,還需較長時間穩定生產流程,確保產品質量。這使得在市場需求回暖時,企業難以短期內恢復產能,供應缺口無法及時填補,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需不平衡狀態。
原料供應受限:甲維鹽生產與阿維菌素緊密相連,作為關鍵起始原料,阿維菌素的市場動態深刻影響著甲維鹽的供應格局。自2024年3月起,阿維菌素價格強勢攀升,一路從彼時低位持續上揚,現報價飆升至50余萬元/噸,相較于2024年2月的35萬元/噸,短短一年漲幅高達42.86%。從產業鏈角度來看,阿維菌素生產高度依賴生物發酵技術,流程繁雜且對生產條件要求苛刻,產能擴張困難。部分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實力薄弱,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阿維菌素甲維鹽全產業鏈。部分中小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產業鏈,面臨原料短缺風險,產能被迫削減甚至停產,進一步制約了甲維鹽的供應,使供應端困境難以緩解。
二、政策導向:價格上漲的有力支撐
(一)環保政策趨嚴
產能加速出清: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的大背景下,全球各國對農藥生產企業的環保要求日益嚴格。我國作為甲維鹽生產大國,近年來持續加強對農藥行業的環保監管力度?!?/span>“十四五” 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》《農藥產業發展規劃(2021-2025 年)》等一系列環保政策的出臺,使得部分規模較小、環保設施不完善的甲維鹽生產企業被迫退出市場,行業產能向頭部企業集中,市場供應減少,推動價格上漲,加速行業優勝劣汰和產能結構調整。
環保投入成本增加:環保政策趨嚴促使甲維鹽生產企業加大環保設施建設、污染物處理投入。企業需引進先進環保設備,改進生產工藝,實現節能減排目標,增加生產成本。據行業估算,甲維鹽生產企業因環保合規導致成本上升10%-20%,企業為維持盈利將增加成本轉嫁到產品價格上,推動市場價格走高,使甲維鹽價格受環保政策推動不斷上揚。
(二)綠色農藥政策扶持有力
市場準入優勢:隨著全球“減毒增效” 農藥政策的推進,甲維鹽作為符合歐盟REACH法規與美國EPA標準的綠色農藥,國際市場準入機會增多。甲維鹽低毒、低殘留、對環境友好,更符合現代可持續農業發展的要求,使得甲維鹽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升,市場份額逐步擴大,需求持續增長,鞏固其在綠色農藥市場中的重要地位。
政策補貼與扶持:國內為鼓勵綠色農藥的研發、生產與推廣應用,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補貼與扶持措施。例如,對生產綠色農藥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、財政補貼等政策支持;在農業生產環節,對使用綠色農藥的農戶給予一定的補貼,引導農民增加對甲維鹽等綠色農藥的使用。這些政策措施不僅降低了甲維鹽生產企業的運營成本,還提高了其市場推廣積極性,促進了產品的銷售,推動價格上漲。
三、技術創新與成本因素:價格上漲的深層次動因
(一)技術創新提升產品價值
生產技術取得突破:近年來部分甲維鹽生產企業在生產技術上取得顯著突破。以寧夏泰益欣為例,該企業在發酵產業深耕近30余年,憑借多年研發和工藝革新,掌握了不降解阿維菌素、甲維鹽生產核心技術,開發了獨有的3K技術(控糖、控時間、控代謝),有效解決了甲維鹽易降解的行業難題,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穩定性。這些技術創新成果使得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,企業能夠以更高價格出售產品,推動甲維鹽整體市場價格上升。
制劑技術實現升級:甲維鹽生產企業除了在甲維鹽原藥生產技術上投入創新外,也在制劑技術上不斷升級。納米制劑、水分散粒劑等新型制劑的研發與應用,進一步提高了甲維鹽的藥效利用率,不僅延長了持效期,降低了使用劑量,同時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。制劑技術的升級增加了產品附加值,提升市場價值和競爭力,推動價格上揚。
(二)成本上升推動價格上漲
原材料成本攀升:如前文所述,阿維菌素及生產甲維鹽所需的其他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,直接導致甲維鹽原藥生產成本大幅提高。生產企業為維持利潤水平,將原材料成本增加部分轉嫁給下游客戶,提高產品出廠價格應對成本壓力,成為甲維鹽價格上漲的直接動力。
能源成本不斷上漲:甲維鹽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用于發酵、提純等環節。而近年來全球能源市場波動致使煤炭、天然氣等能源價格上升。據行業調研,能源成本在甲維鹽生產成本中的占比約為10%-15%,能源價格的上漲對甲維鹽價格上漲起到了助推作用,進一步加重了企業的生產成本負擔。
四、甲維鹽價格走勢預測
綜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分析,短期內,由于供需缺口持續存在、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以及政策環境影響,加之七八月份將進入企業傳統設備檢修期,發酵源頭頭部企業產能轉移也是未知數,甲維鹽價格依然會在高位震蕩,并將持續上漲。全球農業對綠色、高效農藥的需求不斷攀升,為甲維鹽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。未來,行業將加速向“規?;?、綠色化、智能化” 轉型升級,那些在技術研發與成本控制方面具有優勢的企業,有望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,從而推動產品價格保持在較高水平。同時,需要關注的是,環保政策的持續收緊、國際地緣政治沖突以及新化合物農藥研發的突破等因素,可能會給甲維鹽市場帶來一定的波動。但總體而言,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,甲維鹽價格上漲的總體趨勢將難以改變。